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烹饪炊具分会201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12-03

   国内炊具行业经历了10余年的快速增长,高中低端炊具品牌和产品都获得了良好发展,产品制造工艺和品质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与性能的要求,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加强,内销和外贸市场均获得了长足进步。但近两年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及渠道费用等大幅上升,对炊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消费升级与三四级市场前景看好,炊具行业增长空间依然较大。

 

  目前国内炊具行业企业约有1300多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炊具行业已逐渐成熟,整体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市场呈现二元化结构,城市市场成熟,竞争相对激烈,品牌集中度较高,以苏泊尔和爱仕达为主的行业领军品牌占据了主要市场,主要增长来源于更新换代与新产品,因而整体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城镇和农村市场产品价格较为低廉,品牌分散,以二三线品牌为主,但由于这个市场的家庭数量远远超过城市市场,因此市场潜力巨大。在竞争方面,国内烹饪炊具行业正在经历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由价格竞争到产品竞争、服务品质竞争及企业整体实力竞争的演变。

 

  从炊具材质的消费偏好上看,消费者偏向不锈钢和铝材质,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不锈钢材质炊具约占43%,铝材质炊具约占45%,其他材质炊具占12%。但铁材质品类炊具由于其使用轻便及良好的导热性能正逐步被消费者所青睐,并逐年在扩大份额,预计未来5年内,铁材质的份额将会占到15%左右。

 

  炊具行业面临多重压力

 

  1)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根据从国家统计局获得的数据,即使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中国的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在2011年上升了近15%,2012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而且这个势头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各种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如水、电、交通等大幅增长,直接抬高了员工维持生活方面的刚性支出。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加剧,导致居民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物价快速上升,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这些都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

 

  2)渠道费用大幅增长

  随着各大零售卖场(包括国际性卖场与国内卖场)在国内不断扩张,一方面他们需要供应商派驻更多的终端人员来为其门店进行服务,导致供应商承担日益增加的终端人员费用;另一方面为了维持门店营业成本,必然不断要求供应商承担更多的卖场费用。

 

  3)品牌宣传与推广成本大幅上升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同时产品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企业也需要通过大量的推广和宣传让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的核心卖点。但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线上与线下媒体资源有限,因而近几年各个行业的企业都纷纷加大了对于媒体资源的抢夺,从而导致媒体资源价格快速上涨。

 

  4)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汇改前的8.27到目前的6.45,累计升值22%,且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及国际地位上升,人民币有望继续升值。人民币大幅升值一方面直接扣减了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炊具企业已开始在报价中考虑汇率因素,希望能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逐步释放到客户及市场;同时,利用远期结汇等对冲工具来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但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能全部消除。

 

  5)炊具企业的资金与技术要求压力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炊具的美观、实用与健康等因素,这就对炊具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体现在炊具产品材质档次的迅速提高,从过去传统的铸铁炊具、铸铝炊具发展到不锈钢炊具、不粘铝炊具及复合片材炊具;炊具品类也从原有较为单一的压力锅、炒锅品类发展到更多的品类,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炊具产品加工工艺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抛光自动线、冲压加工工艺和设备、表面处理工艺和设备以及包装自动线等,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技术研究和设备投资。

 

  机遇与压力同在

 

  1)今后国内炊具市场需求空间依然较大

  随着中国城镇家庭数量上升和中产阶层增加,将使人们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从而对炊具品类的质量与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给炊具行业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国家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持与工程建设的加速推进,也将给炊具市场带来较大的需求机会。2011年国家将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开工,而这批保障性住房的交付使用预计在2年内有望给炊具行业带来15个亿左右的需求。同时随着饮食文化的日益发展及消费者对厨房烹饪生活要求的提高,消费者除了追求高品质、品牌化的炊具以外,对厨房用具(如刀具、铲勺、厨房工具等)的需求也越来越讲究,他们也希望拥有具有品牌的厨房用具,所以未来厨房用具品类的需求空间会越来越大,发展潜力较大。

 

  2)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五金炊具的加工基地

  由于烹饪炊具属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中国炊具加工工艺与产品品质已接近并达到国际水平,因此国际炊具大牌企业有的将其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有的在中国OEM定牌加工,有的直接到中国市场采购。据有关统计,近几年在中国的炊具采购量正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因此,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将为国内炊具企业注入巨大的活力和生机。

 

  创新点已可预期

 

  1、铝与不锈钢复合材质炊具前景看好

  近年来,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流行一种复合片材炊具制品,该类产品采用不锈钢-铝复合片材制成,有两层复合片材制品(不锈钢-铝)和三层复合片材制品(不锈钢-铝-不锈钢)之分。这种复合片材炊具结合了不锈钢和铝两种技术材料的优点,不锈钢导热性问题已经得到较好解决,一经推出后很快在发达国家市场打开了局面,占领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利润极为丰厚。

 

  2、炊电结合将会是烹饪炊具的新亮点

  “安全、健康、节能、绿色、环保”等备受消费者广泛关注,和未来发展的主流。厨房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改善,电炊具微电脑控制技术应用日臻成熟,外观精美的电炊具的发展也已逐渐成为烹饪炊具行业的新亮点。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家庭厨房中电炊具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农村市场则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炊具产品的电器化、自动化、智能化、美观化将是炊具行业的又一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功能化也正在趋向于能为人们的健康、便捷提供更多帮助。

 

  3、中国炊具行业在今后几年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1)巴西受汇率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缺乏税收支持等的影响,巴西炊具制造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呈恶化态势;

  2)印度受低效的官僚体制、落后的基础设施、严格的劳工制度以及高昂的税赋影响,印度炊具制造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较低,基本没有出口OEM产品;

  3)印尼的高工资、劳动法规保护及劳动生产率低制约了炊具行业国际竞争力,虽然印尼炊具制造业规模较大,也有一定的出口,但对中国炊具制造的威胁不大,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印尼流行说明了这一情况;

  4)越南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主要是越南货币在持续小幅贬值、出口产品增值税返还以及生产制造的优惠政策,但受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劳动生产率等的制约,目前越南炊具制造还不足以同中国抗衡。

  

  国内炊具行业企业的未来战略

 

  1)利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炊具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必然转化成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要求;而日益增加的成本要求炊具企业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也与企业品牌形象息息相关。同时品牌也是企业与商业渠道议价的重要筹码,目前在城市市场品牌集中度已相对较高,未来城镇和农村市场也将面临品牌洗牌。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2)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的低成本扩张发展模式已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向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炊具行业是传统行业,更需要变革、创新。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苏泊尔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烹饪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对不同材质和功能的烹饪炊具进行创新,提出“营养健康、环保节能”等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了满足各种需求的创新产品。同时,他们更关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公司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目前行业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趋势。

 

  3)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产品品质

  近年来,一些产品的行业标准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有些发展较快的产品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依,导致了类似无油烟锅事件的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此,行业内也在积极提升产品品质,许多企业大力配合主管部门共同参加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作为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员,苏泊尔积极参加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参加起草的标准有《家用电磁炉适用锅》、《不锈钢器皿》、《无油烟炒锅》、《家用钢制锅具》、《餐饮具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通用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等。

 

  4)提升劳动生产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低附加值、低效率的企业都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炊具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附加值和效率方面都是偏低的,因此炊具企业应更关注劳动生产率提升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从而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烹饪炊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周期性影响相对较小,国内市场增长稳定,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我国炊具行业前景广阔。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炊具行业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形势,这对炊具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炊具企业只有不断战胜挑战,把握机遇,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实现可持续发展。